目录
绿色建筑
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高宇波;张琛;1-4
基于用户体验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探讨——以卡尔加里大学能源与环境体验式学习大楼为例王鑫;韩飞;李磊;5-8
绿化生态城市建设视阈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分析艾尔法提·艾尔肯;阿布力克木·托合提;9-11+164
后疫情时代校园活动中心的可持续更新研究李岱彬;王顶;廖建奇;12-14+57
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住宅人居环境更新设计研究——以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新村为例郜英洲;15-19
数字化建筑改造与街区更新
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数字知识图谱研究孙福鑫;欧阳国辉;王轶;20-25+34
山东某住宅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评价研究李冰;许剑峰;刘峰;26-28
基于大数据和GIS平台的合肥老城区微绿地空间研究董英;潘晓慧;邵卫;魏心怡;29-34
基于可动机制的可展结构数字化设计研究孙明宇;刘文强;35-38
国内外韧性社区研究进展及启示——基于CiteSpase可视化研究徐思佳;胡玲;李绥;39-44
基于Ladybug+Honeybee参数化的寒冷地区幼儿园节能模拟分析张植;45-49
城乡规划·设计
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构建研究——以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为例陈雅歆;刘代云;50-57
基于居民需求的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王宇潮;彭恺;58-62
基于“块茎”理论的旧城街道转角微更新研究——以合肥市红星路、义仓巷及吴山巷为例胡慧;古尤龙;刘纹君;聂星语;张敏;63-67
合肥城市形态演变特征与内在逻辑研究徐杰;钱雨梦;68-72
基于VISUM的居住区短距出行精细化研究李小萌;蔡军;位笑晨;73-76+81
基于PSR的青海湖旅游与城镇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——以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为例张皓佳;77-81
水系肌理下郊野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分区方法——以上海为例俞静;82-89
新时期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郭金枚;90-93
基于时间概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探索——以百里峡艺术小镇为例牛梦媛;张天新;94-97
穆村古镇聚落空间格局研究韩卫成;康璐璐;98-100
河谷型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——以柞水县为例曾子轩;101-104
住区规划原理课程中的认知调研教学实践研究李健;米晨凯;陈飞;105-108
对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的思考陆晓蔚;109-112
湘中丘陵地区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孙为民;雷文韬;穆佳佳;伍瑾意;113-117
以需求为导向的慢生活住区设计原则初凡;落昊飞;党旭尧;118-120
田园养老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晋江市福林村为例任若珺;121-123
基于Fuzzy-IPA的社区感知品质评价研究——以苏州古城西大街社区为例褚楚;王虹雲;124-129
建筑设计·理论
基于养老模式的适居性老年公寓空间设计研究——以东木头市老年公寓为例乔治;刘雅炜;陈思梦;匡钟亮;130-137
历史文脉下南头古城中山南街立面改造实践研究邓璟辉;凌翔;杜巍巍;138-141
生于寒地、长于阳光——哈尔滨松北香格里拉大酒店张向宁;陈滨志;朱莹;142-145
青岛地区居住建筑节能采光优化分析闫永;郝赤彪;耿晓宇;解旭东;耿雪川;146-147+180
建筑平面的一种图元划分方法研究闫幼锋;李昌华;148-152
门窗的动态属性之于身体、空间、环境——建构视野下的动态建筑构件研究杨宸;153-156+198
都市圈背景下的地下空间设计研究——以武汉地铁站为例张池;157-160
园林与景观设计
中美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雷冯近;161-164
Can Lis建筑文化语汇映射分析高德宏;刘利敏;张欣宇;165-167
顺德清晖园庭园布局与微气候营造王琨;李文芳;李佳玥;薛思寒;168-174
基于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景观化模式研究戴靓华;周典;卢李海;175-180
湘江长沙段江心洲景观生态设计策略探析刘雅树;车震宇;181-184
嘉绒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——以色尔古藏寨为例蒋思玮;黄诗艺;李礼;李西;185-189
植物改善老旧小区街道风环境模拟研究陈睿智;付鑫雨;190-194
基于共享经济对建筑与园林景观“共享空间”设计的探索胡韵琳;刘建民;杜芳林;施卫省;195-198